欢迎光临ayx爱游戏官方网站登陆

办公电话:0592-2980333

产品中心

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119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ayx爱游戏官方网站登陆    发布时间:2025-03-10 23:57:39
A-A+
内容详情

  你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县域医共体背景下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建议》的提案(第119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门急诊情况。2023年,全市12家县域医共体共接诊门急诊患者104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2.1%;其中医共体总院接诊489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2.4%;医共体分院接诊553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1.9%。各医共体中,门急诊人次增长最快的为常山县中医医院医共体,较上年增长27.5%;增长最快的医共体总院为衢江区中医院,较上年增长46.6%;分院整体增长最快的为常山县中医院医共体分院,较上年增长26.3%。

  (二)住院情况。2023年,全市12家县域医共体共有出院患者299925人次,较上年增长34.6%;其中医共体总院261345人次,较上年增长31.4%;医共体分院38580人次,较上年增长60.6%。各医共体中,出院人次增长最快的为常山县中医院医共体,较上年增长118.3%;增长最快的医共体总院为常山县中医医院,较上年增长117.1%;分院整体增长最快的为开化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分院(分院年度总出院人次低于100的常山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未纳入统计),较上年增长215.4%。

  (三)基层分院手术开展情况。2023年,全市12家县域医共体的分院共完成手术12803台次,较上年增长34.6%;手术台次最多的是江山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分院,达9551台次;分院总手术台次超过100台次的医共体中,增长最快的为常山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分院,手术台次从2022年的42台次增长到2023年的670台次。

  (一)“一家人”架构成熟定型。各县(市、区)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工作机制有效运行,年度多部门定期联络会商机制得到落实,每半年由各成员部门单位参加的管理委员会会议得到常态化开展,其中柯城区、常山县政府主要领导年内亲自参与医共体建设的专题调研;医共体分院负责人由医共体任命,党组织关系归口医共体统一管理得到较好落实;对医共体整体和医共体内部对分院的年度考核评价得到常态化开展;医共体人员统一招录全方面开展,人员岗位管理和总院与分院间人员双向有序流动在多数医共体内得到制度化开展,2023年全市12家医共体总院人员在分院常态化排班7701人天;医共体内高级职称自主评聘全面有效开展,评聘标准和程序整体规范有序。

  (二)“一本账”管理持续深化。各医共体均设立统一的财务管理中心,医共体成员单位所有收入纳入医共体财务管理中心统一核算和管理;除开化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外均建立统一的资金审批制度,明确资金支付的审批流程、人员和权限;各医共体均能每半年组织并且开展一次财务运行分析,推进实施预算资金的绩效管理;以医共体为单位设立唯一采购账户(医共体牵头单位账户),由牵头单位负责在省药械采购平台统一采购药品耗材,统一支付货款得到较好落实。

  (三)“一盘棋”运行有序推进。全市各医共体建立统一的药事管理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用药目录(抗菌药物除外)和耗材应用限制范围实现有效统一;医共体人力资源、财务、医保、公共卫生和信息化等“五大管理中心”除龙游县中医院医共体外均实体化运行,除检验以外的县域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和消毒供应等“共享中心”有效运行;医共体内部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技术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等业务制度、工作流程、质量管理实行相对统一的模式或标准;牵头医院面向成员单位开展以全科为主兼顾专科的模块化培训得到较好落实;医共体分院全专联合门诊的设置和夜急诊的设置实现全覆盖,分院手术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医共体牵头医院医务人员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得到较好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你提出的建议,持续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努力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组织各县(市、区)认真落实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基层发〔2023〕41号)要求,以争取省政府医共体建设督查激励等为抓手,逐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资源和设施等要素统筹,持续深入推动医共体改革。以推进开展医共体紧密程度评价为载体,以提升牵头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和医共体分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方向,加强对各县(市、区)医共体推进情况的动态监测和指导,建立健全辖区医共体建设推进监测机制,持续优化对辖区医共体运行的绩效监测和评价。

  (二)强化政策保障。按照《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综合性医院重点设备配置和基层医疗机构主要设备配置建议清单的通知》确定的标准,加强医共体总院和分院硬件设施建设,财政足额安排建设经费;以县域医共体为单位,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级、高级专业方面技术岗位比例。落实“两个允许”(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大多数都用在人员奖励)要求,统筹平衡县乡两级绩效工资水平,合理调控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间人员收入差距。鼓励对县域医共体内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实行年薪制。

  (三)强化医保支撑。深入贯彻实施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发挥医保支付杠杆作用促进基层医疗卫生高水平发展细则》(衢政办发〔2024〕5号),对门诊总额预算指标偏低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全市统一下达门诊总额预算指标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其中县域医共体指标提高部分重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力争“十四五”期末,取消城镇和乡村居民和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基层医疗机构就医门诊起付线,逐步减轻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就医负担。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推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好言献好策。

咨询热线 0592-2980333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官方微信